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创新工作机制,以“六立六保”工作模式规范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科学区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推动“双减”工作取得良好实效,受到机构、家长、学生的广泛好评。
一、成立专业小组,确保鉴别工作的权威性
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专家委员会,组建分类鉴别专家库,精准指导区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服务类别,防范发生假借非学科类培训项目实际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逃避监管行为,持续推进全县“双减”工作落实落地。鉴别专家委员会由经验丰富的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中小学一线教学骨干、培训行业专家、法律顾问、社会监督员等23人组成,本着专业性、独立性原则,分阶段对应相关学科、课程、教学等方面,准确识别学科类或非学科类,形成明确的鉴定结果,为主管部门分类规范管理提供真实可靠、客观公正的权威依据。
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鉴别工作的系统性
建立面向中小学生(含3—6岁学龄儿童)的校外培训项目“筛查—鉴别—监管”长效工作机制。采取“1+N”模式(“1”是每学年对所有培训项目进行1次鉴别,“N”是对线索来源举报、重点培训项目、易混项目等事项随机进行鉴别),不定时间、不定机构、不定项目、不定内容随机抽取,进行若干次突击检查鉴别。将培训项目鉴别工作和查处违规培训行为结合起来,严查各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狠抓问题整改落实。强化日常监管,突出流程把控,对标新要求,加强培训材料的选用、备案、编写、审核等全流程管理,明确内容要求和标准,健全管理机制,细化违规处罚规定。
三、确立鉴别制度,确保鉴别工作的规范性
制定“校外培训项目鉴别公开事项公示制度”“黑白名单制度”“培训项目鉴别清单”,完善鉴别工作监督管理,增加公开透明度,更好地为家长和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建立“专家会审制度”,凡编必审,凡用必审,内审与外审,确保内容科学规范、难度适宜、符合相应课程标准要求,召开培训教材内容审核鉴定会,组织专家分科目、分学段对培训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审核,依靠专业力量,对存有争议、不明确的培训项目分类“复核”,确保鉴别工作的科学性。制定校外培训项目鉴别全过程记录制度,通过书面、影像等方式合法、客观、全面、有效地记录鉴别工作过程,保证日常留存和移交资料的完整性与及时性,便于工作人员快速交接、梳理和总结,确保鉴别工作的规范性。
四、创立鉴定形式,确保鉴别工作的科学性
一是机构自主申请。不明确属于学科类或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可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及相关佐证材料,申请审核确认。二是专家组鉴别。由县教育局牵头,会同科技、文旅、体育等部门组织专家组对培训机构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经专家组综合研判,明确学科类或非学科类的鉴定结果。三是鉴别结果备案。鉴别专家委员会根据审核情况向教育主管部门出具鉴别报告,明确学科类或非学科类,并注明参与鉴别的专家姓名及其专业职务。专家鉴别报告作为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参考,据此作出的行政决定相关责任由职能部门承担,鉴别结果由主管部门统一备案管理。
五、建立监管机制,确保鉴别工作的实效性
定时召开月、季、年工作例会,紧盯周末、寒暑假、节假日等关键节点,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采取明察暗访、群众举报、蹲点检查等方式开展联合执法,加大监管力度,规范行政处罚行为,自上而下落实“双减”要求。成立督查组,加强培训材料全流程管理,通过听汇报、实地看、查资料、座谈走访等方式,对照重点内容,逐条逐项扎实开展督查,明确内容要求和标准,对涉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时段、无死角集中督查。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细化违规处罚规定,并按时将排查情况书面报告报送县“双减”办。坚持闭环管理,以“回头看”为契机,结合督查组反馈问题线索,形成问题台账,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强化责任落实。截至目前,全县已鉴别70所校外培训机构的86个培训项目,并针对原已鉴别的20家培训机构培训项目进行了抽检。
六、设立举报渠道,确保鉴别工作的高效性
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监督举报渠道,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专业机构、媒体公众等监督作用,强化社会监督。组织专业人员建立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巡查制度,开展全面常态巡查。截至目前,已开展巡查12次,掌握了一批违规线索,并建立违规培训机构动态库,涉及23个培训机构,已责令进行整改。建立红黄牌处罚机制,对存在违规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加大线上巡查力度,对于在限制时间内开班培训的予以提醒,对再次违规的校外培训机构亮黄牌警告,对两次亮黄牌者予以红牌警告并责令关停。对于违规情形极为严重的,直接亮红牌,邀请社会各方参与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管理秩序。针对弄虚作假骗取非学科类鉴定结果及获取非学科类鉴定结果后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行为的,撤销其鉴定认定,依法依规严肃处置,列入当年度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及时在“三原教育”微信公众号及相关媒体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