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安启航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付款方式 加盟

家长怎样培养和教育孩子


来源:西安家教网 日期:2010-9-20
    家庭教育的三大误区:一是忽视孩子的存在;二是逼孩子做事;三是破坏性地批评。家长要想把孩子培养和教育好,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有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意识;二是要学会怎样培养和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如果说复杂,它可能复杂到我们几乎无法完全认识的程度。如果说简单,它简单到许多家长好象没怎么教育,孩子就很优秀。很多人总结的家庭教育规律跟真实的事件风马牛不相及。也就是说,一个人成长起来了,成了杰出的人,无论是他(她)自己总结的还是他(她)父母总结的规律,有可能跟真正的规律没什么联系。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凡是一点问题也没有,学习遥遥领先的孩子,你问那个家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家长几乎都会说没怎么教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时候家长是越努力越用心,几乎是使了百分之百的力气,一心扑在孩子身上,而孩子变坏(指孩子不好好学习,自我价值极低,变成问题儿童)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加。凡是家长努力的程度超过孩子努力的程度,孩子几乎都会出问题。那么真正的家庭教育规律是什么呢?

     家庭教育的最大秘决在于亲子关系:一个家庭里面,如果家长跟孩子的关系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是平等的,互助的,那么孩子即使不会成为很杰出的人,但基本上不会出现大问题。如果家长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扭曲,彼此之间互相仇恨互相不信任,或者家长与孩子之间变成支配与被支配、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那么孩子百分之百会出问题。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行为上有偏差,那么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题。如果一个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课堂上不好好听话,甚至跟老师顶撞,上课乱打乱闹,注意力不集中,根本原因不是什么愚蠢的说法:多动症、孩子没出息,而是孩子从家里学来的:家长不停地讲话,忽略他(她)的存在,没有给他(她)平等,他(她)不知道听别人讲话是人生的基本教养,是学会的基本态度。而且,教育孩子,只要相处一个月以上(心理学标准说法是21天),家长跟孩子就会形成固定的关系,双方都会按固定的反应模式来对待对方。有些孩子怕爸爸,有些孩子怕妈妈,怕爸爸的孩子在爸爸面前就表现得很乖,而在妈妈面前则表现得很任性、不听话。只怕妈妈的孩子也一样。人和人之间永远都是看人下菜碟,人和人之间总是按照固定的关系模式来生活。

     正常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一种亚平等关系,亲子行为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行为。如果亲子之间表现出完全平等的关系,亲子就会表现出明显的问题,实际上这种关系也是无法存在的。因为,子女的依赖性较强,而且子女必然表现出对父母的一种依赖性,如果父母无法使他们依赖,那么他们就会有突出的不安全感,子女心理容易出现问题。因此,亚平等型是一种较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的良好的关系,其特点是这样的:父母在孩子的面前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孩子也有较充分的民主。凡是要做出与子女有关的决定,都征求子女的意见。对很多问题,子女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父母的某些做法提出反面意见。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基本平等,既有父母子女亲情,又有朋友之间的友谊。但是,在这种关系中父母起主导作用。


     家长教育孩子最大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个人的脊梁骨。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尊心,他(她)终生都不可以站立起来,你透过语言的批评和表扬对他(她)根本没有意义,那你还教育什么?如果一个孩子有自尊心,他(她)就不甘人后,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开始观察别人怎么看他(她),他(她)才会去想他(她)是否给他人带来困扰,他(她)才会去自己奋斗。自尊心是一个人的精神的源头。自尊心是透过家长平等、尊重、无条件的爱、鼓励、表扬等手段培植起来的。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在他(她)成长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成年人(这个成年人可能是父亲,可能是母亲,也可能是爷爷奶奶或者是老师)站在他(她)的背后,无怨无悔地爱他(她)、无条件地接纳他(她)、承认他(她)、鼓励他(她)、表扬他(她),让他(她)找到了一种叫做自我价值的感觉。

     第二个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做事情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我能够的状态(I can的状态)。比如一道简单的追击题,A车先走,B车开始追,有自信心的孩子的潜意识立刻进入一种“我能够”的状态,他(她)的思维焦点马上进入分析的程序,找出条件和结果的联系,很快就做出来了。对于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来说,他(她)总觉得我记性不好,我不聪明。他(她)的头脑根本没走进题目,他(她)只是停留在题目表面,感受的是这个题给他(她)带来的压力、痛苦,然后他(她)开始想:谁出的这道题,出它干嘛,老师为什么出这种破题,怎么这么缺德。所以自信心如果培养起来了,孩子做任何事情就会进入一种状态:他(她)会不断地发展他(她)的能力,不断地汲取知识。孩子的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其实智商不是遗传的,如果孩子被灌输的是我很聪明,他(她)就朝着我很聪明的方向去发展;如果孩子被灌输的是我很笨,他(她)就按照我很笨的方向去发展,所以智商是一个后天的文化输入的结果。一个孩子在学校没有学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自信心,他没有办法开通他的心智状态、心智系统来学习。

      第三个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孩子透过自己的行为对其它人的快乐与幸福的影响而产生的对自己行为的自律。很多家长从来没有教过孩子负责任,而当孩子不会做事情了,家长就开始愤怒了。责任心是人与其它人关系的状态。对孩子来说,他在课堂上打闹,老师生气,他根本就没关心别人怎么反应,他内心里缺乏最基本的责任心。

      第四是培养主动进取精神。一个孩子的生命是不是沿着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是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孩子到底学了哪些知识,根本无关紧要,因为知识在不断地更新,关键是孩子的生命要有向上奋斗的这样一种状态。主动进取精神是从小被父母鼓励出来的。

       第五是培养学习兴趣。一个初中以下的孩子能够发奋图强地学习,与其说他有多大理想,真的不如说是学习给他带来了快乐。当学习能够引起生理上的快乐反应的,我们把它叫做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会长久稳定地做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当我们要孩子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做痛苦的事情,然后他(她)做不到,我们又愤怒了:你怎么这么没毅力,这么没出息。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当孩子的神经连接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没有找到快乐,是早期错误输入的结果,是错误练习的结果。我们要想改变的话,唯一的方法是在孩子头脑中重新做个链接,让孩子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找到快乐。如果家长在辅导自己孩子的过程中,觉得很烦,孩子也感觉不到快乐,那么这种家长的教育方法绝对是错的,这种教育方法只会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

     第六是培养习惯。习惯是潜意识的反应,形成习惯的话,就会自动反应。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快车道。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呢?

       第一个工具是爱。爱是必须让孩子感觉到的,如果孩子感觉不到爱,那不叫爱。爱是家长无条件地付出。爱的真缔有两点:第一是对方能感觉到爱,第二是无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两点,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你要满足你自己要爱别人的这样一种情感需求。当一个孩子被一个成年人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开始发育开始成长,开始有安全感,开始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心,开始对事物的探索。

      第二个工具是表扬和鼓励。表扬是让孩子把已经发生的行为和已取得的成绩继续保持下去的唯一的方法,正确的表扬与骄傲自满没什么因果联系。鼓励是面对未来的。鼓励是家长每天要做的事。如果家长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那你就只做好鼓励这一件事就行了。

      第三个工具是确认。确认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让孩子分清是非,让孩子明白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第二层意思是更深层次的确认,即孩子身上的特点都是家长确认来的。

编辑者:西安家教网www.xaqhjj.com)